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2017海峡两岸大规模崩滑灾害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时间:2017-08-24   文章编辑:科技与合作处   文本大小:【 |  | 】  【打印

  气候变化和强震作用下,大规模崩塌、滑坡灾害高发、频发,且极易引形成灾害链(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等),在时间和空间上延拓受灾范围,成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灾害类型,也是威胁山区重大工程与民生安全的主要原因。为科学应对大规模崩塌、滑坡灾害,822日,2017海峡两岸大规模崩滑灾害学术论坛在成都顺利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科研院所、高校和防灾减灾专业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大规模崩滑灾害的形成机理、预测预报、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等主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研讨。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陈晓清研究员、台湾中兴大学农学院院长陈树群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分别代表双方致辞。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看见高雄县小林村与茂县新磨村----论大规模崩滑灾害”、“掌握先机----大规模崩滑灾害的预测”、“与大自然共舞----大规模崩滑灾害的监测与对策”等主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并在崩滑灾害形成、演进、运动、预测、监测及减灾对策等领域取得相当程度的共识,为下一步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科院院士、成都山地所副所长崔鹏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此次论坛交流比以往研讨会更为热烈、聚焦且具体,研讨内容和科研问题也更加完整和全面,希望今后的海峡两岸水土保持与灾害学术交流继续以此次论坛形式为参考,聚焦双方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开展更加深入的研讨,展开更多的交流合作,以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大规模崩滑灾害机理、预测、监测与对策等方面的前沿研究。 

  陈树群教授在会议总结发言时提出,两岸对于大规模崩滑灾害的基本认识、研究思路与减灾技术手段已经越来越接近,是海峡两岸学术界近20年不断交流合作的成果,尤其是双方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保障了两岸学术交流的传承,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为双方研究合作开辟了新的形式和平台。 

  通过此次学术论坛,进一步加强了海峡两岸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研究,对推动海峡两岸防灾减灾合作研究及提升成都山地所在两岸科技合作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论坛召开前夕,20余位台湾专家学者于818日至20日在岷江上游地区重点考察了汶川地震重大次生崩滑灾害、6.24新磨村崩滑灾害等灾点,为论坛召开积累了丰富的原型数据与资料。

陈晓清研究员开幕式致辞

台湾大学林铭郎教授发言

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教授发言

学术论坛会场

崔鹏院士会议总结发言

陈树群教授会议总结发言

萝卜寨大型古滑坡考察

6.24新磨村大规模崩滑灾害考察

牟托大型古滑坡考察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99 | 联系我们